七夕陈大令熙藩邀集城南鸣玉山房即席赋赠一首

感时青鬓欲如何,初地聊从暇日过。
赤甲一军争渡久(时续调滇粤兵甫过境),紫微双树得秋多。
陈邱巳保思邛水,刘秩应嗤曳落河。
莫向尊前问牛女,早凭天汉洗兵戈。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七夕节受邀参加朋友陈熙藩的聚会,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前两句写作者感叹时光飞逝(青鬓指黑发,代表青春),趁着空闲日子和朋友相聚在鸣玉山房这个清幽之地。三四句用"赤甲一军"暗指当时调动的滇粤军队经过,而"紫微双树"可能指聚会地点的景色,暗示在战乱中难得享受片刻宁静。

五六句提到"陈邱"和"刘秩"两个历史人物,借古讽今:陈邱保卫邛水值得学习,而刘秩投降叛军的行为应该被嘲笑。最后两句点明七夕主题:不要在酒席上谈论牛郎织女的故事了,更希望天上银河的水能洗净兵器,早日结束战争。

全诗巧妙地将朋友聚会、七夕传说与时局战事结合,既有对友情的珍惜,又流露出对和平的深切期盼。用典自然,情感真挚,在传统节日题材中注入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