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绝句 知天命

假借立言虽似是,知非我出枉劳功。苟从立志循而得,方信真知味不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追求真知的道理,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警惕表面功夫
前两句说"假借别人的话头讲道理,看着挺像那么回事,但其实不是自己真正领悟的,白费功夫"。就像现在很多人转发名人名言装深刻,其实自己根本没消化,这种"知识搬运"没意义。

2. 真知需要实践
后两句强调"只有自己立定志向去实践验证,像吃饭一样亲身体验过,才能尝到真知的独特滋味"。就像学游泳不能光看视频,得真跳进水里扑腾才能会。

全诗精髓在于:
- 反对"二手知识",鄙视那些只会复述别人观点的假学问
- 提倡"亲证真知",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生命体验
- 用"吃饭"打比方特别生动——别人说糖甜没用,你得自己尝

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实用:刷再多知乎高赞回答,不如自己动手做一次;背再多成功学语录,不如亲自失败一回学到的多。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