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朔己酉日食(先是,三月十五月食)

日月频见食,阴阳春夏更。
岂应恒失度,无乃暂伤明。
白昼麒麟斗,青天河汉横。
何劳问徵应,宵旰是皇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日月频繁出现异常天象(日食、月食)的景象,借此隐喻社会动荡与统治者失德。

前四句写天象异常:春天接连出现月食、日食,诗人质疑这不该是常态,暗示人间可能有违背天道的事情发生。"阴阳春夏更"暗示自然规律被打破,社会秩序可能出现了问题。

中间两句用神话意象渲染异常:白昼出现麒麟争斗(象征祥瑞相争),银河在白天横贯天空(昼夜颠倒),这些反常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天下有异"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不必追问天象预示什么,因为皇帝(宵旰指皇帝早晚操劳)的治国态度才是关键。这里暗含劝谏——天象异常是警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统治者修明政治。

全诗巧妙运用天象变化作隐喻,将自然现象与政治伦理相联系,既展现了对宇宙秩序的思考,又含蓄表达了政治关怀,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传统。语言凝练而意象奇幻,在描写异常天象中寄托深沉的忧患意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