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的故事,用对比手法揭示了不同领导风格带来的结局差异。
前四句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对比:夫差刚打完胜仗就急着报仇("口血才乾又复雠"),对周天子毫无诚意,还喜欢听信谗言;而勾践懂得隐忍,善用智谋。这里用"口血才乾"形容夫差报仇心切,像野兽刚舔完伤口就出击,很形象。
中间两句讲两国疆土变化:越国夺回槜李地区(今嘉兴),疆域扩大;吴国却只顾享乐,在姑苏台养鹿游玩。用"鹿麋游"暗示吴国即将亡国(古代认为宫苑出现野生动物是亡国征兆)。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范蠡(陶朱公):在权力争斗中,诗人最欣赏范蠡的智慧——灭吴后急流勇退,乘着小船隐居太湖。这里"万顷沧波一叶舟"的画面,既表现隐居的自由,又暗含"人生如扁舟"的哲理。
全诗通过三个历史人物的选择(夫差狂傲、勾践隐忍、范蠡超脱),告诉读者:逞强易败,智谋致胜,而最高境界是功成身退。用吴越争霸的典故,道出了权力游戏的残酷和智者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