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雨中湖上二首 其二

著意船头湿酥雨,生情柳外埽残寒。
春怀酒病依稀在,真个花如老眼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微妙的春日雨天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传递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船头被细雨打湿,柳枝在寒意未消的春风中摇曳。这里的"酥雨"形容雨丝细密柔软,像酥油般润物无声;"生情"二字让柳枝仿佛有了情感,主动扫去残余的寒冷。诗人用拟人手法,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后两句抒情:春日里饮酒后的微醺感还在,看花时却像老人般眼神模糊。这里藏着两层意思:表面是写酒后看花的朦胧美,深层则暗示年华老去的感慨。"真个"这个口语化的词,让感叹显得格外真实自然。

全诗妙在将物理感受(雨、寒)、生理感受(酒意、老眼)和心理感受(春怀)融为一体,用日常景物道出人生况味。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微醺的老者,在春雨中既享受春光,又感叹时光流逝的画面。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