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待制所居八咏·半隐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吕待制所居八咏·半隐》描绘了吕侯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富贵和权力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这两句诗描述了世人都追求名利,渴望上升,没有休止的时候。诗人以此作为背景,与后面的吕侯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2.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诗人指出那些追求山林隐居的人只是空有其表,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才能或策略来治理国家。这为吕侯的出场提供了铺垫。

3.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诗人来到吕侯的隐居处,对他表示敬仰,并再次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半隐寮可能是吕侯居住的地方的名字。

4.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这两句描绘了吕侯选择远离富贵,隐居在清静幽美的地方。他放下世俗的繁华,追求内心的平静。

5.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诗人表示自己从小就知道吕侯的风度和才华。风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优秀的品质和才华横溢。

6.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诗人说长辈们经常谈论古代的贤人,但像吕侯这样的人真是很少见。这再次强调了吕侯的非凡品质。

7.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尽管吕侯已经名扬天下(金瓯可能指珍贵的名声或成就),但他选择去乡村游玩(绿野游)。这再次强调了他对名利的淡泊。

8.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尽管吕侯选择了隐居,但全国各地的人都期望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霖雨可能指恩泽或贡献),并试图挽留他。这显示了吕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9.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以及后面的诗句“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否。”

这两句描绘了吕侯虽然隐居,但一旦需要,他仍能像钓鱼的老手一样,出手相助,支持国家(钓璜老可能指经验丰富的老者,宗周可能指国家)。诗人询问吕侯是否愿意为国家出力,坐在朝堂的高位上(廊庙)。这再次强调了吕侯的才华和可能的政治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吕侯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诗人和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