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游记诗。诗人游览了友人的园林,被其中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园林的赞美和感慨。
首联:“张园绝胜处,一半比邻间。”
张园风景绝佳之处,有一半美景与邻居家相邻。这里,诗人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张园景色的迷人之处,同时也暗示了张园与邻园之间的美景交融。
颔联:“苔引春楼堞,篱分旧竹关。”
春日里,苔藓沿着墙边蔓延,仿佛引领游人来到春意盎然的楼台上。旧竹篱笆分割出一方幽静的小天地。这一联描绘了春天里的生机盎然景象,苔藓和竹篱笆的运用增添了园林的自然美。
颈联:“墙花归鸟乱,池柳夕阳閒。”
墙边的花朵吸引了归巢的鸟儿,池边的柳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悠闲。这句诗通过动植物的活动,展现了园林中生命的活力与宁静之美。
尾联:“不识庐山意,多因在此山。”
不理解庐山的真正意蕴,可能就是因为在这种山林间。结尾处,诗人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境的转折,暗喻了自己在张园的游览体验,从而领悟了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张园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将园林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园林中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