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慈林交讲师

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隣家。
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
山色一豀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
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心朋友的思念,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隣家"说作者想去西边的山林隐居,但因为没有田地,不能像杜甫那样在东瀼安家。这里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颔联"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写听说朋友来访却不进巷子,知道作者独居没人帮忙泡茶。这两句既幽默又心酸,展现了朋友间的默契和独居的寂寥。

颈联"山色一豀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是绝美的自然描写:山色与雨色在溪流中交融,雪花飘洒十里,点缀着松花。诗人用"糁"这个字,把雪花比作撒落的饭粒,既形象又亲切。

尾联"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将秋声比作朋友,说彼此相对无言却心意相通。这里"忘言"用得很妙,说明真正的知己不需要太多语言。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 1. 把日常生活写得很有诗意,比如点茶、看雪这些小事 2. 善用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 3.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比如最后"相对忘言"四个字就道尽了知音之情 4. 景物描写生动,读来仿佛能看到那幅山水画卷

诗人通过隐居、访友、品茶、赏景这些生活片段,展现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诗中那份恬淡自适的心境,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