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道出了朝代兴衰的永恒主题。
前两句描写奢华的射猎场景:用七宝装饰的射雉场,是南朝齐梁时期贵族奢靡生活的缩影。"人间还阅几齐梁"这一问,暗示这样的繁华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
后两句通过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潘妃(南齐东昏侯的宠妃)踩着金莲步的奢靡生活早已消失,而自然界的春草却年年生长。这里用"金莲"(传说潘妃脚踩金箔莲花)的短暂与"春草"的永恒形成对比。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具体意象(射雉场、金莲、春草)代替抽象说教
2. 通过小见大,从宫廷生活折射历史规律
3. 最后用自然的永恒反衬人事的短暂,余韵悠长
诗人没有直接评判历史,而是让读者从画面中自己体会:再辉煌的王朝,最终都会像潘妃的金莲一样湮灭,唯有自然规律永恒不变。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