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正仲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诗见残宋本,他本皆无)
我念仲氏疾,走毂不暇膏。
久处田园閒,风日惯犯冒。
暮过春谷溪,亭长或前劳。
乃心在手足,岂得事请造。
邑僚相哀怜,曾未曰简傲。
朝夕论药品,况是素所好。
颇能识精粗,固靡穷突(疑当作窔)奥。
吾亲日倚户,西首只待报。
不知羸苶剧,饮饵须谕导。
既平忧已宽,胜境思一到。
原田经秋霖,步履畏宿潦。
山中趣多幽,松下净不扫。
言归尚泥涂,云绽喜暂曝。
还将奉谈笑,近已逢问耗。
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酒壶及霜蟹,致酿知谈操。
岂同里中俗,唯罪往不告。
醉来夜挥毫,明月为绝倒。
久处田园閒,风日惯犯冒。
暮过春谷溪,亭长或前劳。
乃心在手足,岂得事请造。
邑僚相哀怜,曾未曰简傲。
朝夕论药品,况是素所好。
颇能识精粗,固靡穷突(疑当作窔)奥。
吾亲日倚户,西首只待报。
不知羸苶剧,饮饵须谕导。
既平忧已宽,胜境思一到。
原田经秋霖,步履畏宿潦。
山中趣多幽,松下净不扫。
言归尚泥涂,云绽喜暂曝。
还将奉谈笑,近已逢问耗。
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酒壶及霜蟹,致酿知谈操。
岂同里中俗,唯罪往不告。
醉来夜挥毫,明月为绝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牵挂生病的弟弟(仲氏),匆忙赶路去探望的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兄弟情深和田园生活的质朴美。
前半部分写赶路:
1. 作者不顾风吹日晒,急匆匆赶路去看弟弟,连车轴都没时间上油
2. 路过春谷溪时,有亭长(驿站小官)前来慰劳,但作者一心挂念弟弟,没心思应酬
3. 当地官员都很同情他,没人说他傲慢
中间讲治病:
1. 作者日夜研究药品,因为这是他平时就擅长的
2. 虽然懂些医术,但也不敢说精通
3. 父母天天倚门盼望,等着他带回好消息
后半部分写田园生活:
1. 等弟弟病情好转,作者才有心情欣赏山中景色
2. 描写了雨后农田、幽静山景、松树下干净的落叶等清新画面
3. 回家路上遇到晴天很开心,还收到朋友寄来的诗和礼物(酒和螃蟹)
最后四句特别生动:
1. 朋友不像乡里俗人那样计较礼节,直接送来礼物
2. 喝醉后趁着月色写诗,觉得明月都为自己的诗倾倒
全诗亮点:
- 没有华丽辞藻,像聊天一样自然
- 通过赶路细节、治病过程展现真挚亲情
- 对田园景色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 结尾的醉后写诗场景特别有生活趣味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真实的牵挂、质朴的风景和真挚的友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