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佩之之江西督学和宫谕谢木斋韵
霜台值春晚,芳草都门多。
故人夙严驾,欲别还相过。
感时愧余拙,黄鸟丘之阿。
正学久蓁芜,异说纷蝉蛙。
西江远可涉,帆影天一涯。
吾道皦如日,此去将如何。
赠君锦绣段,听君白玉珂。
锄茅忆山径,濯锦夸天河。
愿君更努力,洙泗多流波。
故人夙严驾,欲别还相过。
感时愧余拙,黄鸟丘之阿。
正学久蓁芜,异说纷蝉蛙。
西江远可涉,帆影天一涯。
吾道皦如日,此去将如何。
赠君锦绣段,听君白玉珂。
锄茅忆山径,濯锦夸天河。
愿君更努力,洙泗多流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冯佩之写给江西督学谢木斋的赠别诗,通过描绘春景和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正道学问的坚守。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开头四句写春日送别的场景:在御史台(霜台)正值晚春,都城外芳草茂盛。友人早早备好车马准备出发,临别前又来与我相见。这里用芳草和春景烘托离别氛围,显得既温暖又略带感伤。
中间八句是诗的核心思想。诗人自谦说自己笨拙,像黄鸟躲在丘阿(山丘角落),暗喻自己才能有限。接着感慨正统学问(正学)长期荒废,各种异端学说(异说)像蝉鸣蛙叫一样喧闹。西江虽远但终可到达,帆影消失在天边,象征友人前程远大。"吾道皦如日"表明诗人坚信正道如日光般明亮,但又担忧友人此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最后六句是临别赠言。诗人赠送精美织物(锦绣段),听着友人玉佩(白玉珂)的清脆声响,回忆起一起在山径锄茅、在天河濯锦的往事。"濯锦天河"用典,暗喻保持高洁品格。最后勉励友人继续努力,因为孔子故乡洙泗二水(代指儒家正统)的学术传统仍在延续,暗示要坚守正道。
全诗通过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道学问的坚守。诗人用芳草、黄鸟、帆影等意象营造意境,将个人情感与对学术的思考自然融合,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儒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