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遗稿 其一 读史十首

读史高斋日正红,书生予夺笑谈中。
帝秦不是奇男子,也有强梁向海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通过读书人评点历史的场景,揭示了历史评价中耐人寻味的现象。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读书场景:阳光正好照进书斋,书生一边读史书一边谈笑风生,对历史人物随意褒贬。这里"笑谈"二字特别传神,既表现了读书人的潇洒,也暗示了历史评价可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点出主旨:人们常嘲笑向秦国屈服的软弱者,但转头又崇拜那些向东方扩张的强权者。诗人犀利地指出,同样是武力行为,只因为方向不同(向西屈服 vs 向东扩张),就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讽刺。

全诗妙在举重若轻,通过日常读书场景,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认知误区:人们评价历史时常常陷入立场先行、标准混乱的陷阱。书生"笑谈予夺"的随意,恰恰映射了世人评判历史时的轻率与矛盾。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