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
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
蜀花但斗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
行客纷纷正寥落,为渠著语快飞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时偶遇海棠花的欣喜之情,通过生动的色彩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海棠的娇美姿态。

首联写诗人在江边赶路时,意外发现了一片海棠花,打破了旅途的单调。用"欣看"二字直接表达了突然遇见美景的惊喜,就像现代人开车时突然看见路边盛开的野花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中间两联用细腻的笔法描写海棠花的样貌:浅红的花苞像蘸了颜料,盛开的白花像精心打扮的姑娘。这里用"胭脂湿"形容蜀地海棠红得鲜艳欲滴,用"腻粉香"表现荆州海棠白得细腻芬芳,就像在说有的海棠像擦了水润口红,有的像扑了香粉,特别有画面感。

尾联写路上行人都匆匆赶路无暇赏花,只有诗人愿意为这些海棠停下脚步,甚至想举杯畅饮。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常见的海棠写得活色生香。诗人用旅途中的小发现告诉我们:再匆忙的生活里,也要记得为美好事物驻足。这种对生活细微之美的捕捉和欣赏,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