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图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传递出豪迈自由的气息。
前两句写景:漫天黄沙中,云团像万马奔腾般翻滚,草长得比云还高,肥硕的黄鼠在草丛中窜动。这里用"浩浩""万马"等夸张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狂野。黄鼠的肥硕暗示着这片土地的丰饶。
后两句写人:戴着貂皮帽的老汉骑着骏马(铁马指健壮的马),胸前抱着猎获的黄羊归来。一个"老"字与"铁马""抱黄羊"形成反差,突出老汉的老当益壮。不用弓箭而用"抱"这个动作,显得猎物如此丰足,随手可得。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壮阔的自然全景,再推近到草丛中的小动物,最后定格在满载而归的猎人身上。没有刻意抒情,但通过"肥鼠""貂帽""黄羊"这些充满边塞特色的意象,自然流露出对这片自由天地的喜爱。最妙的是"骑铁马"这个细节,既写出马的矫健,也暗含老汉如铁般的硬朗,人与环境完美融合。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