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寺看海棠歌
佛国之天琉璃云,明翠荡作春栀芬。
九螭吐沫变虹色,孔雀下飐银泥裙。
千寻大树松皮古,石叟髯苍与撑拄。
静看落日万楼台,多少钗鬟泣秋雨。
凤城八扇晨旭开,锦鞯珠勒骄龙騋。
宰官共赴象王会,但有欢喜无悲哀。
堕红堆叠数寸厚,彯烟染袖成玫瑰。
惜无玉剪一双燕,软縠祇与东风裁。
年年花时去乡里,如此名花看有几?
未经旸谷撷扶桑,犹道精华在桃李。
联樽上座豪客多,叉手閒庭吾独哦。
孤心迥绝照花外,万笏青山垂薜萝。
疏钟一击四廊悄,金缕歌声尚𡛓袅。
浓春醉尽蝴蝶魂,决眦长空下孤鸟。
今宵明月芦沟悬,我还以梦来周旋。
铺之八尺龙须席,坐与臞僧品石泉。
九螭吐沫变虹色,孔雀下飐银泥裙。
千寻大树松皮古,石叟髯苍与撑拄。
静看落日万楼台,多少钗鬟泣秋雨。
凤城八扇晨旭开,锦鞯珠勒骄龙騋。
宰官共赴象王会,但有欢喜无悲哀。
堕红堆叠数寸厚,彯烟染袖成玫瑰。
惜无玉剪一双燕,软縠祇与东风裁。
年年花时去乡里,如此名花看有几?
未经旸谷撷扶桑,犹道精华在桃李。
联樽上座豪客多,叉手閒庭吾独哦。
孤心迥绝照花外,万笏青山垂薜萝。
疏钟一击四廊悄,金缕歌声尚𡛓袅。
浓春醉尽蝴蝶魂,决眦长空下孤鸟。
今宵明月芦沟悬,我还以梦来周旋。
铺之八尺龙须席,坐与臞僧品石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赏花场景,充满瑰丽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诗人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佛教意境的春日花园。
开篇用"琉璃云""春栀芬"等意象,营造出佛国净土的圣洁氛围。九条龙吐出的彩虹、孔雀展开的银裙,这些奇幻画面让花园显得神秘而华丽。古松、奇石等静物又给画面增添了沧桑感。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人生百态:一边是达官贵人骑着骏马赴宴的喧嚣,一边是落花堆积的静谧;一边是宴会上歌舞升平,一边是诗人独自沉思。这种反差突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姿态。
"惜无玉剪一双燕"等句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而"孤心迥绝照花外"则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情怀。结尾处月光下的梦境,将现实与幻想交融,余韵悠长。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悟——繁华终将落幕,就像醉倒的蝴蝶和孤独的飞鸟。但诗人并未陷入悲观,而是在佛寺的钟声与青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