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乘凉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淡淡的忧伤情绪。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等待月亮升起,莲花的香气随风飘来,一直渗透到骨子里,让人感到无比清凉。这里用"到骨清"三个字,把凉快的感受写得特别生动,仿佛连骨头都能感受到这份清凉。
后两句突然转到听觉描写:不知是谁在隔壁院子里弹奏银筝(一种古代乐器),传来的大多是让人心碎的曲调。这里用"断肠声"来形容音乐,既写出了乐曲的哀伤,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愁绪。
整首诗妙在把夏夜乘凉这件平常事写得很有层次:先是通过视觉(等待月亮)、嗅觉(莲花香)写环境的静谧美好,突然用听觉(筝声)打破宁静,带出一丝忧伤。这种从惬意到惆怅的情绪转变,让短短四句诗有了跌宕起伏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细腻敏感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