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太师二首

圣贤道在惟颜子,忠烈名存独杲卿。
甘向贼庭守节死,不羞吾祖与吾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颂了两位历史人物——颜回和颜杲卿,通过对比凸显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

第一句"圣贤道在惟颜子"说的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这里用"圣贤道在"强调颜回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精髓,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典范。用"惟"字突出他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句"忠烈名存独杲卿"转到颜杲卿,他是唐代著名忠臣,安史之乱时宁死不屈。"独"字与上句的"惟"呼应,强调这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

后两句集中写颜杲卿的事迹。"甘向贼庭守节死"用"甘"字表现他自愿选择死亡来坚守气节,这种从容就义的态度更显崇高。"不羞吾祖与吾兄"是点睛之笔,说他的行为不仅无愧于祖先颜回(吾祖),也无愧于同守气节的兄长颜真卿(吾兄)。

全诗通过"惟颜子"和"独杲卿"的并置,把儒家道德修养(颜回)与忠烈实践(颜杲卿)完美结合,展现了颜氏家族"道德文章"与"忠孝节义"并重的家风。最后用家族传承的角度来升华主题,使赞颂更有历史厚重感。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