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
巴蜀久雕敝,伤哉远朝廷。
大道舞狐狸,嘉谷困蝗螟。
我尝行其野,所在闻惟腥。
叹息莫能救,熟视涕泪零。
今年不自意,属当按邦刑。
平时语云何,敢遽忘生灵。
拟于万仞渊,挠以一寸筳。
贤者相告戒,安坐看空囹。
愚者顾之笑,谓我不自宁。
我非恶静乐,独行苦伶仃。
糜费廪中粟,奔走合前铃。
恐如执金椎,而诵麦青青。
果欲中世用,诸公乃仪型。
大道舞狐狸,嘉谷困蝗螟。
我尝行其野,所在闻惟腥。
叹息莫能救,熟视涕泪零。
今年不自意,属当按邦刑。
平时语云何,敢遽忘生灵。
拟于万仞渊,挠以一寸筳。
贤者相告戒,安坐看空囹。
愚者顾之笑,谓我不自宁。
我非恶静乐,独行苦伶仃。
糜费廪中粟,奔走合前铃。
恐如执金椎,而诵麦青青。
果欲中世用,诸公乃仪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目睹社会腐败却无能为力,内心充满痛苦和矛盾。
开篇描写四川地区长期凋敝的景象,远离朝廷的关怀。社会道德败坏("大道舞狐狸"),百姓生活困苦("嘉谷困蝗螟")。诗人走过这些地方,只闻到腐败的气息,只能叹息流泪。
今年诗人意外获得审判案件的权力,这让他想起平时谈论的理想。他想要改变现状,就像用一根细竹竿去搅动万丈深渊,力量微薄却仍想尝试。聪明人劝他别管闲事,安分守己;愚昧的人则嘲笑他自寻烦恼。
诗人并非不喜欢安逸,而是独自坚持正义让他感到孤独。他拿着朝廷的俸禄四处奔走办案,担心自己像拿着金锤却只会吟诵"麦子青青"那样徒劳无功。最后他感叹:如果真想为这个时代做点实事,那些当权者才应该是榜样。
全诗展现了理想主义者在腐败社会中的挣扎:既想有所作为,又深感力不从心;既不愿同流合污,又难以忍受孤独。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如"万丈深渊"和"细竹竿")表达了自己的无力感,批判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冷漠。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