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刘思封的官员被派去管理河朔地区(今河北一带)的粮食运输工作。当时河朔连年歉收,朝廷希望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前四句说:河朔地区连年收成不好,朝廷选中了刘思封这个能人来管粮食运输。他原本想了很多办法(万虑)要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充岁计),还准备向皇帝提建议(动宸衷)。
后四句讲:刘思封知道自己任务艰巨,但更想为百姓做实事(澄清寄指治理好地方),结果很快就被调去管峻极宫(可能是明升暗降)。最后两句很精彩:宫殿柱子上还刻着你的功绩呢,朝廷怎么会让有才能的人(材哲)一直受穷困?这其实是反话,暗指刘思封虽然有能力,却得不到重用。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古代官员的无奈:想为民办事却受制于官场规则,最后只能看着人才被埋没。这种"想做事却使不上劲"的憋屈感,到今天很多人读来依然会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