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崔度在四川当官三年期满,要回长安(今西安)了,作者为他送行时写下的感慨。
前两句说崔度在四川当了三年清闲官,平时没啥公务,常和朋友们聚会玩乐。这里用"幕中无事"形容工作轻松,"宾欢"则表现出他们友谊深厚。
中间四句写离别场景:崔度抬头看云就开心,因为离长安近了;但骑马回去要经过艰险的蜀道(四川山路),又让人担心。腊月(农历十二月)末尾分别,等崔度进潼关时正好是初春,天气还冷。这里"蜀道难"用李白典故,暗示路途艰险;"腊尽"和"春寒"形成时间对照,既写实又带点人生感慨。
最后两句是深情叮嘱:你往前走的时候,要记得我们这些朋友啊!回头望望秦亭(送别之地),肯定会勒马停留的。这里"据鞍"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生动,把朋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具象化了。
全诗就像现代人给好友写的临别赠言:回忆共事时光、担心旅途安全、嘱咐保持联系。没有华丽辞藻,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和细腻的关怀都藏在字里行间,读来特别暖心。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