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王念觉去守卫辉州时写的。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王念觉的为人和这次赴任的情景。
前两句写王念觉过去的表现:他曾经怀着报效国家的志向,意气风发地南下任职。"慷慨"二字生动描绘出他当年热血沸腾的样子。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说明他的为官之道: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成为好官,在朝廷任职时也敢于直言进谏。这里用"良吏""谏书"两个具体事例,展现了他正直敢言的品格。
接下来两句笔锋一转,描写送别时的景色:潮水平静让江面显得开阔,沙滩洁净使阳光都显得通透。这两句明写景暗写情,用开阔明朗的景色烘托送别时既不舍又祝福的复杂心情。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在这春风和煦的季节,朋友要启程前往中州(河南一带)担任郡守了。一个"早"字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早日建功立业的期盼。
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回忆过往、描写当下、展望未来,既赞美了朋友的为官品德,又表达了诚挚的送别之情。最妙的是用开阔的江景来映衬送别情怀,让离别的惆怅中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