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 其八

松常军路极逶迤,半络山村半水陂。精卫未能填大海,杜鹃只解避深枝。

岂应徐晃军都懈,漫笑岑彭令不移。我抱凄凉开府恨,登楼凝望远云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萧瑟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前两句写行军路途的曲折漫长,军队穿行于山村水泽之间,暗示战事频繁、环境艰苦。"精卫填海"的典故反用,表达诗人深感个人力量渺小,无法挽救国家危亡;"杜鹃避深枝"则暗喻自己像杜鹃鸟一样无处安身,只能躲避危险。

五、六句借用徐晃、岑彭两位历史名将的典故,表面写军队纪律松弛,实则讽刺当权者指挥无方、政策反复无常。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像古代开府建衙的官员一样心怀忧愤,登楼远望时只见乌云低垂,暗示对国家前途的悲观预期。

全诗通过行军所见、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层层铺垫,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亡紧密结合,在苍凉的画面中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比喻生动贴切,用典自然巧妙,悲怆之情贯穿始终。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