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得牡丹谓常品耳开花乃醉四施甚奇

姑射山人玉雪肌,是谁污作醉西施。
草间天艳无人识,不到花开总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赞美了牡丹花超凡脱俗的美。

前两句把牡丹比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先说是姑射山中的冰雪仙子(象征纯洁),又突然变成醉酒的西施(象征娇艳)。这种矛盾比喻制造了戏剧性效果,暗示牡丹的美既清雅又浓烈,让人意想不到。

后两句点明主旨:牡丹在未开花时就像普通野草("草间天艳"指隐藏的美),根本没人注意;可一旦绽放,它的绝世姿容就再也无法被忽视。这里既写牡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特点,也暗含"真才实学终将显现"的人生哲理。

全诗妙在:
1. 用"醉酒西施"这种非常规比喻,打破对牡丹的刻板印象
2. 通过开花前后的强烈对比,突出牡丹的惊艳蜕变
3. 最后两句朗朗上口,像一句醒世格言,让人过目不忘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