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白川都宪考绩四章
皇国纪纲,振振是宪。
显允君子,纪纲是宪。
宪是南都,百辟是模。
显允君子,百辟是模。(一章)
显允君子,渊塞直温。
忠公励勤,亦厚且仁。
忠在帝室,勤在嘉绩。
明明明廷,是奏嘉绩。(二章)
奏绩明廷,圣天子曰。
尔旧冢卿,旧有典刑。
国无老成,人宜尔是绳。
况尔忠清,为国之桢。(三章)
国桢斯何,狂澜之砥。
正人是恃,憸人是诋。
君子身世,重轻一世。
勉勉君子,考绩万世。(四章)
显允君子,纪纲是宪。
宪是南都,百辟是模。
显允君子,百辟是模。(一章)
显允君子,渊塞直温。
忠公励勤,亦厚且仁。
忠在帝室,勤在嘉绩。
明明明廷,是奏嘉绩。(二章)
奏绩明廷,圣天子曰。
尔旧冢卿,旧有典刑。
国无老成,人宜尔是绳。
况尔忠清,为国之桢。(三章)
国桢斯何,狂澜之砥。
正人是恃,憸人是诋。
君子身世,重轻一世。
勉勉君子,考绩万世。(四章)
现代解析
这首《周白川都宪考绩四章》是一首赞美官员周白川的诗歌,用现代语言来理解,可以拆解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树立榜样
诗歌开篇就说周白川是国家的"纪纲"(法度楷模),他的行为规范成为南京百官学习的榜样。这里的"显允君子"就是在夸他光明磊落、值得信赖。
第二章:品德与政绩
具体描述他的为人——像深潭般沉稳(渊塞),正直温和(直温),既忠诚勤勉又宽厚仁爱。特别强调他的两大优点:对皇帝忠心,对政务勤恳,因此在朝廷上交出了漂亮的工作成绩单(嘉绩)。
第三章:皇帝点赞
通过天子的口吻来夸他:你本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冢卿),做事有章法(典刑)。现在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栋梁(国桢),因为你既忠诚又清廉,该成为众人的标杆(绳)。
第四章:时代重任
把他比作"狂澜中的砥柱"——在混乱局势中能稳住局面。正直的人依靠他,奸佞小人则诋毁他。最后升华主题:这样的君子一举一动都影响时代,希望他继续保持,让这份政绩流芳百世。
核心魅力:
1. 职场模范生图鉴——用具体品质(忠勤仁厚)打破对清官的刻板印象
2. 老板评语现场——借皇帝之口夸人,比直接吹捧更有说服力
3. 社会价值隐喻——把官员比作"中流砥柱",强调其在正邪较量中的关键作用
4. 古今共鸣点:无论古代现代,人们对好官的标准其实很一致:能力过硬+品德服众+关键时刻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