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烈皇后挽诗 其一

母德仪天下,慈恩与地平。
玄心何降割,赤子自含情。
宝镜馀鸾彩,琼楼杳凤声。
沉沉宫漏永,秋月为谁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素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伟大母亲的悼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母亲的形象
开篇用"母德仪天下"直接点明这位母亲品德高尚,她的慈爱像大地一样宽广包容。"玄心何降割"用反问语气,表达对命运无常的痛心——这样善良的人为何会离世?

2. 思念的寄托
诗人通过"宝镜""琼楼"这些生活细节,展现物是人非的哀伤。镜子还留着母亲用过的痕迹,楼阁却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赤子自含情"特别打动人心,说孩子虽然年幼,却已懂得将思念深藏心底。

3. 永恒的哀思
结尾的"秋月为谁明"用自然景象烘托悲伤。漫漫长夜里,秋月依旧明亮,但失去母亲的人看月亮都觉得失去了意义。这个反问句把丧母之痛提升到宇宙时空的维度,让哀伤显得更加绵长深远。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孩子对母亲说话般真挚。通过日常物品、自然景象的对照,把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