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苏沧浪草书绢图歌

天孙独处河之湄,龙梭夜织冰蚕丝。
机头剪落光陆离,骑鲸仙人醉题诗。
字大如斗健欲飞,利刀猛斫生蛟螭。
墨渴字燥尤怪奇,百魅潜影神灵悲。
呜呼束云作笔兮海为砚,激水上腾龙野战。
乾坤震荡人始惊,笔未落时谁得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苏沧浪)创作草书时的震撼场景,用充满神话色彩的比喻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狂放与力量。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创作场景的神话化(前四句):
把书法创作比作织女(天孙)在银河边用龙梭织冰蚕丝,剪下的丝绸光彩夺目。又比作醉酒的仙人(暗指书法家)骑鲸题诗,暗示书法作品如天工造物般神奇。

2. 书法作品的视觉冲击(中间四句):
用"字大如斗""利刀猛斫"等夸张比喻,形容字体雄健有力如同蛟龙腾跃。特别提到"墨渴字燥"的枯笔效果,反而让作品更显奇绝,连鬼神都为之震慑隐退。

3. 艺术力量的终极展现(后四句):
最精彩的是结尾的想象——把云朵当笔、大海作砚,用激流般的笔势让墨龙腾空战斗。这种艺术创作能震动天地,但在落笔前无人能预知其威力,突出了即兴草书的不可预测性。

全诗用神话级的想象力,把书法创作过程升华为天地共鸣的艺术奇观。通过"织女-仙人-蛟龙-墨龙"的意象链条,让读者感受到草书那种挣脱束缚、气吞山河的艺术魅力。最后"笔未落时谁得见"的留白,更点明了艺术创作的神秘性。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