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曹朝阳先生

同宗同学复同年,十载横经在蜀川。
施教夙闻风化溥,迁官今喜宠恩偏。
客窗未尽连床兴,潞渚俄移下水船。
沙麓讲馀无事日,平安母惜雁来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曹朝阳先生的,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曹先生的敬仰之情。下面我来逐句解析一下这首诗。

第一句:“同宗同学复同年”,意思是说他们是同宗族、同班同学,而且同一年出生。这句话突出了两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共同的经历。

第二句:“十载横经在蜀川”,这里的“十载”指的是十年的时间,“横经”是指读书。他们在一起学习十年,地点在四川。这表明两人长期相伴,共同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片段。

第三句:“施教夙闻风化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曹先生的教导早就闻名远播,影响广泛。这里使用了“风化”这个词,比喻曹先生的教育和修养,像风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第四句:“迁官今喜宠恩偏”,表示曹先生现在升官了,得到了皇上的特别恩宠。这里“宠恩偏”是对曹先生升官的赞美之词。

第五句:“客窗未尽连床兴”,这里的“客窗”是说苏轼在外地当客,而“连床兴”指的是两人久别重逢时彻夜长谈的情景。苏轼和曹先生虽然现在各处一方,但曾经在旅途中的交流给双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第六句:“潞渚俄移下水船”,潞渚是潞河的渡口,苏轼提到这个地点,应该是暗示他们即将分别,因为需要坐船离开。这里的“俄移”意思是很快就要离开。

第七句:“沙麓讲馀无事日”,“沙麓”是地名,指讲学的地方。这句意思是说,在讲学结束后,他们有了一段悠长的闲暇时光。

最后一句:“平安母惜雁来传”,这里的“母”可能指的是曹先生的母亲,苏轼通过“雁来传”来询问曹先生母亲的平安情况,表现出了对曹先生家庭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叙述,表达了苏轼与曹朝阳先生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彼此的关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