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传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译场之盛
五天真释种,三国旧王孙。
译诂生知慧。卿联万户恩。
斋熏光汉邸,结集盛秦园。
交照无殊俗,多闻属上根。
学徒纷雾委,经録燦星繁。
妙义观心德,华音置使翻。
祝场千偈出,空境一灯存。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
院碑鳌抃岛,御榜鷲巢轩。
地倚区中胜,人缘物外尊。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精美的译场盛况,赞美了译场中的译者和法律顾问的智慧与功绩,同时也展现了译场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首先,诗中提到“梵劫扶皇历,高才会圣门”,意思是译场的建立是佛门智慧的象征,就像佛陀扶起历史车轮一样,指引了时代的方向。这里强调了译场在文化和宗教上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中提到“五天真释种,三国旧王孙”,指的是参与译场的人员都是佛门的高僧和有学问的人,他们是五方天神的后裔,也有三国时期王室的后代。这里突显了译场中人员的高贵身份和深厚背景。
“译诂生知慧,卿联万户恩”,说明译场中的人不仅聪明才智出众,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佛经,造福万民。这里赞扬了译者的贡献,他们就像是联系世俗和宗教的桥梁。
“斋熏光汉邸,结集盛秦园”,则是通过描述翻译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盛况,强调译场的重要性。译场就像是秦汉时期的盛大集会,人们在那里聚集起来讨论佛经,共同学习和弘扬佛法。
“交照无殊俗,多闻属上根”,表明译场中的交流不分种族和地域,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这里的“上根”指的是聪慧且有深刻见解的人。
“学徒纷雾委,经録灿星繁”,描述了译场中学生们众多,学习氛围浓厚,经书像繁星一样多,展现了译场的学术繁荣景象。
“妙义观心德,华音置使翻”,进一步说明了译场中的教义精妙,能够启迪人心,同时译场中的人还能传播佛经,让更多人受益。
“祝场千偈出,空境一灯存”,用“千偈”(偈颂)和“一灯”象征了译场中充满智慧和光明,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也能感受到那里的光芒。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指出译场中的佛经是由历代圣贤留下的,记录了历史的源头。这里强调了译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院碑鳌抃岛,御榜鷲巢轩”,用具体的场所描述来进一步展现译场的庄严和历史价值,如院碑上的海龟图案和皇家御赐的匾额。
“地倚区中胜,人缘物外尊”,总结了译场所处之地的独特优势,以及译场中人员受到的尊敬。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多年参与译场工作后的感慨,感到在这里有许多难以言表的感悟和收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译场的文化盛景,赞美了译者的智慧和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这里深厚历史和精神力量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