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和李E059房题张寄闲家圃韵)

爱吟休问瘦,为诗句、几凭阑。有可画亭台,宜春帐箔,如寄身闲。胸中四时胜景,小蓬莱、幻出五云间。一掬苹香暗沼,半梢松影虚坛。
相看。倦羽久知还。回首鹭盟寒。记步屟寻云,呼灯听雨,越岭吴峦。幽情未应共懒,把周郎旧曲谱新翻。帘外垂杨自舞,为君时按弓弯。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闲适生活中的诗意情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悠然心境。

上阕开篇就点明主题:因为爱吟诗,所以不在乎身体消瘦,经常倚着栏杆推敲诗句。接着描写朋友家中的环境:有可以入画的亭台,适合春天的帐幕,住在这里就像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词人用"小蓬莱"比喻这个园子,仿佛仙境般云雾缭绕。池塘里飘着苹草的清香,松树的影子斜映在祭坛上,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

下阕转入抒情。看着疲倦的飞鸟归巢,词人联想到自己也该从仕途隐退。"鹭盟"指与白鹭为伴的隐居之约,暗示想要归隐。回忆起曾经踏云听雨的游历生活,在吴越的山岭间漫步的往事。虽然现在看似慵懒,但内心的幽情并未消退,于是把周瑜的旧曲谱重新改编,赋予新意。最后以垂杨随风起舞的画面作结,仿佛在为君子的雅兴伴舞。

全词通过园中美景、往昔游历、音乐创作等生活片段,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把日常生活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词追求"雅致"的典型特征。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