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啸台怀海峰夫子

我行白首仍千里,襟豁雄风上啸台。大鸟一鸣冲雾出,片云扶月渡江来。

洛中名士怀前辈,鲁国诸生愧隽才。惆怅不逢彭泽宰,黄花作意向谁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白发老人登上啸台怀念恩师海峰夫子时所作,充满对往事的追忆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老人虽已白头,仍不辞辛劳远行千里,敞开衣襟迎着强风登上啸台。这里"白首仍千里"既写实又暗含人生长途跋涉的艰辛,"襟豁雄风"则展现出老人豪迈的胸襟。

中间四句是登台所见所感:大鸟冲破晨雾高飞,月光伴着薄云渡江而来,既描绘出开阔的江天景色,又暗喻恩师海峰夫子如大鸟般高洁、如月光般清朗的形象。诗人想起洛阳名士们对前辈的追念,又自愧作为山东学子不如恩师才华出众。

最后两句转入深沉感慨:诗人惆怅未能遇见像陶渊明(彭泽宰)那样的知音,眼前盛开的菊花(象征高洁品格)也不知为谁绽放。这里既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也暗含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全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将眼前景物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语言雄浑又不失细腻,展现出老人对恩师的敬仰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