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悠闲自在的市井生活,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用穿衣和天色来写季节——阳光像暖和的棉袄披在身上,灰白的云层像收起的秸秆(暗示秋冬时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舒适的季节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朋友来访时,会特意开辟一条小路迎接;期待与友人在清冷的书斋畅谈。虽然住在闹市附近,却偏爱在街边小酌。这些细节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既享受市井的热闹,又保持精神的清雅。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谈文论艺,就算住在繁华的长安城也很惬意。这里"论文乐"不是指写论文,而是指与朋友探讨文章的乐趣。全诗通过晒太阳、等朋友、街边喝酒这些生活小事,传递出"知音相伴,闹市亦桃源"的豁达心境。
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温暖的生活气息,就像冬天晒太阳、和朋友喝小酒般简单而美好。作者把文人理想中的"雅致生活"写得特别接地气,让人感受到平凡日子里的诗意。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