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人人爱说芳菲节。更爱团圞月。
个侬心事独娇憨。却喜花看春半、月初三。
长安道上金貂集。青紫容人拾。
到来生怕说头衔。只恋年时憔悴、旧青衫。

现代解析

这首《虞美人》通过对比世俗追求和内心真实渴望,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人生态度。

上阕用"芳菲节"和"团圞月"代表世人追逐的热闹与圆满,而主人公却偏爱"春半月初三"——这个既非繁花最盛、又非月儿最圆的日子。这种选择暗示着主人公不随大流的独特审美,就像现代人偏爱小众景点胜过网红打卡地。

下阕更直白地批判功名利禄。"金貂""青紫"这些富贵象征在长安道上唾手可得,但主人公反而害怕别人提起自己的头衔。这里"旧青衫"的意象特别动人,就像今天我们虽然穿着名牌,却总怀念大学时代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因为它承载着最真实的自己。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反油腻"的生活哲学:在人人追逐光鲜亮丽的世界里,保持对简单质朴的珍视。就像现代人看透社交媒体的浮华后,反而更珍惜深夜食堂里一碗朴实的阳春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在那些不够完美却足够真实的时刻里。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