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
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
伴读来书舍,窥眠入翠帏。
黄花秋老后,未识汝何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萤火虫在秋夜中的灵动与生命力。

首联"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描绘萤火虫忽左忽右、飘忽不定的飞行轨迹,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在篱笆和水井边玩耍。这种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萤火虫闪烁飞舞的画面。

颔联"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用对比手法突出萤火虫的顽强。即便在昏暗的雨天,它的微光依然不灭;即使被沉重的露水打湿,仍坚持发出微弱的光芒。这里萤火虫的形象被赋予了坚韧的品质。

颈联"伴读来书舍,窥眠入翠帏"将萤火虫拟人化,说它像知心朋友般陪伴读书人,又像好奇的孩子悄悄飞入绿色帐幔偷看人睡觉。这种拟人手法让萤火虫显得亲切可爱,充满生活情趣。

尾联"黄花秋老后,未识汝何归"以问句作结,带着淡淡的惆怅。诗人看着秋日将尽、菊花凋零,不禁为萤火虫的命运担忧:天冷了,你要去哪里过冬呢?这个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萤火虫这个小生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万物的关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把寻常的秋夜萤火写得充满诗意和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