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描述的是中秋节的夜晚,诗人与朋友们在阳台上赏月的一个约定。由于某种原因,诗人未能赴约,夜晚时分他有所感触,写下这首诗寄给那些同约的朋友们。
首先,诗的前两句“今夜仙台月,清寒发夜深。”描述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诗人用“仙台月”形容月亮,显得非常优美。同时说夜晚让人感到清冷,暗示了深夜的寒意和静谧。
接着,“迟回阻云物,怅望忆登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怀念。诗人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赴约,只能望着天空,看到云层遮挡了月亮,心中感到遗憾和惆怅。他怀念之前的快乐时光,也期待与朋友们再次相聚。
然后,“玉管闲清吹,银河耿太阴。”这两句描绘了音乐与星空的美丽。玉管指的是精美的乐器,清吹则是乐器的演奏声。银河在夜空中明亮闪耀,给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这些美好的元素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最后,“无才愧玄度,聊为续长吟。”诗人表示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个美好的夜晚,感到有些惭愧。但他仍然想继续写诗,与朋友们分享这个美好的时刻。这里的“玄度”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深度和宽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怀念。他感到遗憾未能与朋友们一起赏月,但通过与自然和星空的对话,他感受到了美好的氛围,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吾丘衍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