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四首 其二

乞火固得火,不如钻燧多。
寄汲非无泉,凿井泉盈科。
君子贵自得,顾岂求之他。
心焉有馀师,奈彼自弃何。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下面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为你分析这首诗歌。

首先,诗歌的前两句“乞火固得火,不如钻燧多”,可以理解为:虽然乞求别人给你火种可以得到火,但自己钻木取火的方式更有意义和价值。这里用钻木取火的例子来比喻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强调依赖他人不如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得更实在。

接着,“寄汲非无泉,凿井泉盈科”,可以理解为:当你需要取水时,虽然你可以从别人的井里取水,但自己挖井得到的泉水会更丰富。这句话是在鼓励人们要有自我探索的精神,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总是依赖别人。

然后,“君子贵自得,顾岂求之他”,可以理解为:真正的君子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而不是寻求外部的帮助或依赖他人。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会依赖别人来改变自己。这是对人格独立和自主性的赞扬。

最后,“心焉有馀师,奈彼自弃何”,可以理解为:只要心中有所追求和学习,就不会被别人的放弃和失望所影响。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驱动力,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放弃自我成长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启示人们要重视自我努力和自我探索,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受外界的影响而放弃。诗歌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