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1913年冬天,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嘉义地方官员为迎接日本长官内田政次而作的应酬诗。全诗用谦卑的口吻表达了对上级的恭维,同时暗含对百姓的关怀。
前两句"鳣堂垂训塞茅开,饱德何堪又酌罍"是说:长官您不辞辛劳下乡指导(鳣堂指讲学场所),为我们打开闭塞的局面(塞茅开);我们承受您的恩德已经很多(饱德),现在还要设宴招待(酌罍),实在受之有愧。这里用"塞茅开"比喻长官带来新气象,用"饱德"表示感恩。
后两句"但愿斯民无菜色,寸衷方不愧趋陪"意思是:只希望百姓能吃饱饭(无菜色指不挨饿),这样我们陪侍您时(趋陪)心里才不觉得惭愧。表面是歌颂长官,实则透露出当时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
全诗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在官场应酬的套话中,诗人悄悄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种在颂诗中暗藏民本思想的写法,既符合当时场合,又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良知,体现了汉语诗歌"温柔敦厚"的表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