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年代路过一个村庄时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奈与心酸。
前两句交代背景:战乱频繁的年代("甲子穷时丧乱频"),自己被迫在江南水乡过着隐居生活("天教泽国着闲身")。这里的"闲身"其实是反话,透露出身不由己的苦闷。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春天依旧如期而至,花草树木不管人间疾苦("无情花柳自春色"),而现实中到处都是战火硝烟("不觉山河多塞尘")。诗人只能自我安慰:要是能活到太平年代就好了("他日升平犹未老"),眼下只能和同样漂泊的人互相取暖("此生流落且相亲")。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叹息:走遍大江南北("江南江北经行处"),最让人心碎的就是看到读书人流离失所的惨状("莫话衣冠愁杀人")。"衣冠"代指文人,暗示战乱对文化的摧残。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春天依旧,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以及文人面对乱世时的无力感。读来让人想起杜甫"国破山河在"的沉痛,但语气更含蓄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