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远的山水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前两句"野桥人迹少,林静谷风闲"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荒野小桥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足迹,树林幽静,山谷里的风都显得悠闲自在。这里用"人迹少"和"风闲"两个细节,生动表现出环境的清幽。
后两句"谁识孤峰顶,悠然宇宙宽"是点睛之笔。诗人独坐孤峰之巅,在静谧中感受到整个宇宙的辽阔。这里的"谁识"带着一丝孤独感,但"悠然宇宙宽"又展现出豁达的胸怀。看似在描写山顶景色,实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诗人通过野桥、孤峰等意象,把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当一个人真正静下心来,就能在孤独中发现生命的广阔。这种将个人心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精髓所在。
王偘
宋婺州金华人,字刚仲。王淮孙。初从刘炎学,后师何基卒业。与族父王柏自为师友。又与蔡杭为契友。有《立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