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九首 其七
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
嗟我素心人,各在天一方。
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
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
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
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
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
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
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
思君不得觏,惨澹咏斯章。
嗟我素心人,各在天一方。
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
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
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
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
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
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
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
思君不得觏,惨澹咏斯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现实困境中的孤独与迷茫,同时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开头四句写诗人内心的恍惚与不安。"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坐立不安的状态。"嗟我素心人"则点明这种不安源于对知心好友的思念,他们如今各奔东西。
中间八句揭示了现实困境。"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形成强烈对比:庸碌之人锦衣玉食,而有理想的人却要为粗茶淡饭发愁。"奔走遍天下"却"归去仍空囊"道出了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碰壁。"秋老江湖阔"更添凄凉,即便有了温饱("足稻粱"),也难以排解内心的苦闷。
最后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深化情感。登高远望只见"四顾何茫茫",落叶与孤雁的意象暗示着漂泊无依。"思君不得觏"直接点明思念之情,只能通过写诗来排解愁绪。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 用简单意象(落叶、孤雁)传递复杂情感
3. 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体会到那种"天下之大却无处安放理想"的苦闷
4. 结尾的"惨澹咏斯章"既无奈又坚韧,体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特有的精神力量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