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饼焦

婆饼焦,罪在妾,
妾不能家家道缺。冬裘不完夏粮绝,
愁得鬓成雪。朝看婆鬓兮眼滴血,
暮思婆鬓兮心刮铁。草枯东风吹不活,
妾哀事姑无岁月。行人误吸贱妾言,
谓鬓殊不然,婆鬓不复玄。
偶焦一饼尚可煎,别煎好饼供婆餐。
饼焦自择饤下盘,留取来年补漏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一位媳妇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活辛酸却又温暖的故事。

媳妇自责地把饼烤焦了,但她真正焦虑的是无法照顾好婆婆。家里穷得冬天没厚衣服,夏天断粮,这些生活重担让她愁白了头发。她每天看着婆婆的白发就心痛如刀割,就像看到枯草无法被春风吹活一样无力。

有趣的是,过路人误会了她的自责,以为她真的只是在说烤焦的饼。路人安慰说:白头发没关系,饼焦了可以重做。于是媳妇把焦饼自己留下吃,重新做了好饼给婆婆。最后她把这块焦饼郑重地收起来,说要留着补"漏天的窟窿"——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结尾,既指实际的生活困难,也暗喻要用这份孝心弥补生活的缺憾。

全诗最动人的是这种"错位对话":媳妇表面说饼焦了,实际是心疼婆婆;路人听表面意思安慰,却阴差阳错促成温馨结局。通过烤焦的饼这个生活细节,展现了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亲情,以及中国家庭特有的含蓄情感表达方式。

邵定

吉州庐陵人,字中立,号立芗老人。温粹博雅,通《周易》、《春秋》。宅边植梅、竹、兰、桂、莲、菊各十余本,深衣大带,盘旋其间,自称六芗老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