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天行莫测。
隔山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探讨了认知差异和人生选择的深刻主题。

前两句"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天行莫测"讲的是:生活中的对错标准常常因人而异,别人未必能理解你的选择;无论是违背常理还是顺应天意,人生的走向都充满未知。就像走在岔路口,每条路都可能通向意想不到的结果。

后两句用两个音乐典故作比喻:"隔山人唱鹧鸪词"是说山那边有人唱南方民歌,这边的人却"错认胡笳十八拍"(北方乐曲),形象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隔阂。就像现在有人听周杰伦的歌,有人却听成京剧唱段,生动展现了不同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差异。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日常可见的现象——听错歌曲、道路选择,来比喻人生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和选择困境。作者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评判他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同时也要明白,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这些道理通过鹧鸪、胡笳等具体意象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领悟深刻哲理。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