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思念一位叫季翔梦的朋友和一位叫海禅师的僧人,他们曾一起赏牡丹,如今却因各自忙碌而难以相聚。
首联“道者栽松去,何因看牡丹”用对比手法:海禅师忙着在京郊种松树(象征修行),哪还有机会一起赏牡丹(象征世俗美好)呢?——点出相聚之难。
颔联“相思春独苦,孤梦夜初残”直接抒情:春天本应欢乐,我却因思念而孤独;深夜刚醒时,梦里相聚的片段还残留着,更觉怅然。
颈联“子已空中见,师应定里观”是诗人的自我安慰:朋友季翔梦可能正在远行(“空中见”),而海禅师或许在禅定中(“定里观”)——虽然不能见面,但想象他们各自安好。
尾联“归时当记取,饶舌问丰干”带着幽默的期待:等你们回来,我可要像话多的丰干和尚一样,追着问你们这些日子的经历!——在思念中透出亲切感。
全诗妙在:
1. 用“栽松”和“看牡丹”代表修行与世俗乐趣的冲突,点出人生常有的遗憾
2. “孤梦夜初残”把醒来时梦境未消的恍惚感写得极真切
3. 结尾突然活泼起来,让深情的思念不显得沉重
4. 通篇像在和朋友聊天,既有文人雅趣(牡丹、禅定),又有生活气息(饶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