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祝鸣和赋长歌赠方思道
诗人雅尚唯林麓,脱略功名轻汗竹。
有时大隐入金门,瞥视浮云立幽独。
棠陵山人少工诗,风云万变含精思。
东南名胜不可数,悉化肺腑生神奇。
狂游狭小四百寺,醉醒只在西湖里。
澜翻笔势雄万人,观者如墙尽称美。
昨宵醉后抱膝歌,佹词怪语何其多。
旌旗缤纷跃天马,钟鼓飒沓腾江鼍。
看君工诗已成癖,把笔千言不须迫。
耻裁旧体驾曹刘,直舒豪气吞元白。
横绝四海如冥鸿,伯劳飞燕徒西东。
今年泰岳登日观,巨篇失却东蒙峰。
归来过杭留小草,顿觉风花动流藻。
吾衰愧乏倚马能,呕血破研长枯槁。
有时大隐入金门,瞥视浮云立幽独。
棠陵山人少工诗,风云万变含精思。
东南名胜不可数,悉化肺腑生神奇。
狂游狭小四百寺,醉醒只在西湖里。
澜翻笔势雄万人,观者如墙尽称美。
昨宵醉后抱膝歌,佹词怪语何其多。
旌旗缤纷跃天马,钟鼓飒沓腾江鼍。
看君工诗已成癖,把笔千言不须迫。
耻裁旧体驾曹刘,直舒豪气吞元白。
横绝四海如冥鸿,伯劳飞燕徒西东。
今年泰岳登日观,巨篇失却东蒙峰。
归来过杭留小草,顿觉风花动流藻。
吾衰愧乏倚马能,呕血破研长枯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洒脱不羁、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境界。
开篇写诗人崇尚山林生活,看淡功名利禄("脱略功名轻汗竹"),虽然有时也会出入官场("大隐入金门"),但始终保持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用"瞥视浮云"的比喻,生动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轻视。
中间部分浓墨重彩地刻画诗人的创作状态:他醉心诗歌创作("看君工诗已成癖"),下笔千言毫不费力。诗中用"旌旗缤纷跃天马"等夸张比喻,形容其诗作气势磅礴、想象奇绝。诗人不屑模仿前人("耻裁旧体驾曹刘"),而是直抒胸臆,展现出"豪气吞元白"的创作气魄。
最后写诗人游历名山大川后的创作状态,用"风花动流藻"形容其诗作的自然灵动。结尾处作者自谦才力不济("吾衰愧乏倚马能"),反衬出对这位诗人朋友的钦佩。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塑造了一位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中"狂游"、"醉醒"、"澜翻笔势"等词语,勾勒出一个纵情山水、醉心创作的艺术家人格。同时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艺术至上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