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使交州得木山于僧寮峰峦䆗窱坚如岩石用梅都官赋木假山韵
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沈江洲。江州水激鱼龙秋,神物始出随回流。
玲珑嵂崒谁能锼,山僧得之溪洞酋。蛮方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
洞江先生好事者,邂逅愿脱千金裘。古来琴材出爨下,拔尔幸免为人槱。
风厓雨谷偕我老,无复梦想仍丹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看到一座木假山时的感受,以及对木假山的赞美。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沉江洲。” 这句描述了这座木假山的历史和形态。作者认为这木假山似乎是从万年古木中化育出的精灵,以青牛的形象呈现。尽管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它的“瘦骨”仍然坚韧不朽,沉在江边的沙洲上。
2. “江州水激鱼龙秋,神物始出随回流。” 这里描述了江州的景色和木假山被发现的情景。江水激荡,鱼龙在秋天活跃,就像神物一样,木假山随着江水的回流而出现。
3. “玲珑嵂崒谁能锼,山僧得之溪洞酋。” 这句描绘了木假山的形态。它玲珑剔透,高耸入云,没有人能刻画出这样的形状。一个山僧在溪洞中发现了它,这山僧仿佛是这一发现的首领。
4. “蛮方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 这里提到这个地方偏远,人们难以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但木假山依然保持低调,不会因此而抱怨。
5. “洞江先生好事者,邂逅愿脱千金裘。” 这句描述了某位热衷于美好事物的先生(可能是那位山僧),他偶然发现了这座木假山,愿意为它脱下一件价值千金的大衣。
6. “古来琴材出爨下,拔尔幸免为人槱。”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古代的良材(如琴材)往往来自爨(灶)的余料。这座木假山虽然原本是要被烧的废料,却幸免于被堆作柴堆的命运。
7. “风厓雨谷偕我老,无复梦想仍丹邱。”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与这座木假山共度时光,让它陪伴自己老去。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再追求虚幻的东西。丹邱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暗示木假山让作者感到如同身处仙境一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赞美了木假山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通过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