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久留翰院思归》生动展现了一个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复杂心情。
首联"日日思归未有期,梦魂几度绕园池"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日复一日思念家乡却不得归的无奈。这里的"梦魂绕园池"用梦境来表现思念之深,连做梦都在家乡的庭院池塘边徘徊。
颔联"白云满地山深处,红日当檐雪霁时"描绘了两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山中白云缭绕的幽静,和雪后天晴、红日照檐的明媚。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含对比:山中的白云象征自由,而"红日当檐"则暗示着官场生活的束缚。
颈联"竹外板舆春步小,花间银烛夜筵迟"继续用意象说话。"板舆"是官员的代步工具,"春步小"暗示官场生活的拘谨;而"花间银烛"的夜宴,则表现了官场应酬的无奈。一个"迟"字,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尾联"好将乌鹊频占喜,便买归舟泛碧漪"是全诗情感的升华。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乌鹊报喜"的民间传说上,期盼能早日买舟归乡,在碧波中享受自由。这里的"碧漪"与首联的"园池"呼应,形成完整的情感闭环。
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情感真挚:从日日思归到梦魂萦绕,再到最后的买舟归乡,情感层层递进
2. 意象鲜明:白云、红日、竹、花等意象既写景又抒情
3. 对比巧妙:官场束缚与田园自由的对比贯穿全诗
4. 语言清新:虽写官场却不落俗套,保持诗歌的雅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道出了古今相通的情感:现代人同样会为工作所困,怀念家乡的宁静。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这种普遍情感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让读者在千年之后仍能产生共鸣。
贡奎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文宗天历二年,年六十一岁,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