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平江伯六十

眩人掣紫貌,伶工吹玄笙。
驼峰下天厨,璚液篘青城。
宝鼎祥云浮,锦笼众星明。
氍毹履流丸,罘罳目眯饧。
流苏缀珠帘,水晶贯苍缨。
人皆诧瑶池,我已登玉京。
群公际休沐,诸将解垒营。
系马鞍高山,解带玉充楹。
谈玄动誇椿,介眉皆及铿。
千劫建万劫,先庚累后庚。
云谷恒谽谺,终南镇峥嵘。
千秋传国储,百年本邦兵。
善饭壮不如,披甲老觉轻。
用持桓桓威,可汗敢渝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为"平江伯"举办的六十岁寿宴,充满了富贵华丽的场景和豪迈的祝寿氛围。

开篇用"眩人掣紫貌"等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寿宴的奢华:魔术师表演戏法、乐工吹奏乐器、驼峰肉从天宫厨房端出、美酒来自仙山青城。随后"宝鼎祥云浮"六句继续铺陈:香炉飘烟如祥云、灯笼像繁星闪烁、地毯上杂技表演、屏风后有人偷看、珠帘流苏摇曳、水晶饰品闪闪发光。

中间"人皆诧瑶池"八句写宾客反应:别人以为到了仙境,寿星却像登上天庭。官员们休假赴宴,将军们卸下战甲。他们把马拴在高山,在玉柱环绕的厅堂畅谈,话题从长寿仙树说到八百岁寿星彭祖。

"千劫建万劫"六句转为对寿星的赞颂:历经无数劫难依然屹立,像终南山一样永恒。既是国家的栋梁,又是家乡的守护者。最后四句尤为豪迈:六十岁饭量比年轻人还大,披上铠甲比年轻时更灵活,用这份威武震慑敌人,让外族不敢侵犯。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
1. 极尽铺陈的寿宴场景,展现富贵气象
2. 宾客的惊叹衬托寿星地位
3. 直接赞颂寿星的功绩与气概
用仙界比喻人间盛宴,将寿星比作守护神,既符合祝寿诗的套路,又写出了武将特有的豪气。最精彩的是结尾四句,打破"六十岁就该养老"的刻板印象,塑造出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