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一 湘社集既镌,乃以业稿瘗于蜕园西隅,碣曰诗冢。以词二阕媵之,并柬诸子同作
廿六年间语。
谩凭伊、诗来累我,驱之不去。
楚畹春蕤湘客泪,洒作满江愁雾。
看白日、鱼龙掀舞。
怕是人间无住着,好寻他、一片西园土。
聊荷锸,且埋汝。
湘州灵气能千古。
数当时、帘栊十二,酒徒三五。
湖海元龙争自喜,莫诧韩穷相遇。
任词魄、沉埋花坞。
浩劫红心春烧冷,有白虹、绕遍楼阴树。
天莫问,恐相妒。
谩凭伊、诗来累我,驱之不去。
楚畹春蕤湘客泪,洒作满江愁雾。
看白日、鱼龙掀舞。
怕是人间无住着,好寻他、一片西园土。
聊荷锸,且埋汝。
湘州灵气能千古。
数当时、帘栊十二,酒徒三五。
湖海元龙争自喜,莫诧韩穷相遇。
任词魄、沉埋花坞。
浩劫红心春烧冷,有白虹、绕遍楼阴树。
天莫问,恐相妒。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诗人对自己诗稿的深情告别,像埋葬一位老朋友一样郑重其事。
上半部分:
诗人说26年来这些诗句像赖着不走的朋友,总缠着他创作。他用"春兰"和"湘江泪"的意象,描绘出诗句里饱含的愁绪,就像江面弥漫的雾。虽然世间繁华如鱼龙舞动,但他觉得这些诗在人间已无处安放,于是决定像古人刘伶("荷锸"典故)那样,带着铁锹把诗稿埋在西园。
下半部分:
诗人相信这些诗有灵气能流传千古。他回忆当年和三五酒友在十二扇窗的屋子里畅饮作诗的时光,自豪地说自己的诗像陈元龙(三国豪杰)般气概,不必惊讶像韩愈这样的大家也会欣赏。他任由诗魂沉眠在花坞,即使经历劫难,诗歌的生命力(红心)依然在春天燃烧。最后用"白虹绕树"的奇特意象,说自己的诗连上天都会嫉妒,表达了对作品价值的绝对自信。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诗稿拟人化,埋葬仪式写得既庄重又洒脱。通过"鱼龙舞"与"诗冢"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对艺术永恒的追求。酒友、古人等典故的运用,让个人创作瞬间接通了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