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病起》描绘了一位病后初愈的隐士眼中的春日景象,以及他对乱世纷争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病起萧然一鹖冠,年年春事鹿门看":诗人病愈后戴着朴素的鹖冠(隐士常戴的帽子),年复一年在鹿门山(隐士居所)欣赏春光。这里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颔联"长堤芳草愁边绿,落日梅花笛里寒":长堤上的青草在愁绪中泛绿,夕阳下的梅花随着笛声显得格外清寒。这两句用"愁"和"寒"字,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暗示诗人虽身处美景却心怀忧愁。
颈联"吴使传书多战伐,楚人贻佩只椒兰":吴国使者传来的书信多是战事消息,楚地友人赠送的只有香草佩饰。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尾联"武陵稍隔沧浪水,迟尔秋风把钓竿":虽然武陵(桃花源)与沧浪水相隔不远,但诗人还是决定等到秋风起时再去垂钓。这里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和屈原《渔父》的典故,表明诗人向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但又不急于立即归隐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病后观春的视角,将个人感受与时局动荡巧妙结合,语言清新自然又蕴含深意。诗人用芳草、梅花等意象营造出淡雅意境,又通过战事与香草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隐逸情怀。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