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岁小春下旬随李河帅(奉翰)乘厂舟巡工泲上是日风寒归后蒙惠海龙裘赋谢 其一

重臣督浚屏前驺,直似乘槎下斗牛。
民俗共欣瞻露冕,衙官也许上仙舟。
较量硕望三门柱,比例词源万里流。
好继谢公传七埭,年年春水送千艘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李河帅)乘船巡视水利工程的场景,展现了官民和谐的画面,同时赞美了官员的功绩。

首联"重臣督浚屏前驺,直似乘槎下斗牛":大人物来监督河道疏浚工程,轻装简从(不用仪仗队),就像乘着仙船从天而降。这里用"乘槎"的典故,把官员比作下凡的神仙,突出其尊贵。

颔联"民俗共欣瞻露冕,衙官也许上仙舟":老百姓都高兴地来看这位大官(露冕指官员的帽子),连普通官员也被允许登上他的船。这两句展现了官民同乐的和谐场景。

颈联"较量硕望三门柱,比例词源万里流":用三门峡的砥柱山(象征稳固)来比喻官员的威望,用万里长江来比喻他的文采。这是对官员德才兼备的赞美。

尾联"好继谢公传七埭,年年春水送千艘":希望他能像古代治水专家谢公一样修建水利工程(七埭指水坝),让每年春天都有无数船只顺利通行。这是对官员未来治水功绩的期许。

全诗通过巡视治水的日常场景,既展现了官员的亲民形象,又歌颂了他的政绩,最后表达了对未来水利建设的期待。语言上善用比喻(如仙船、砥柱山),将平凡的公务活动写得富有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