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戊子秋七月大雨洪水薄城几至奔决太守李公出祷城上即刻雨止水势为杀而民获免焉因叙其所见为古体诗五十韵且言台之城不可不修也
立秋亦云久,凉飙何参差。
蓐收气力弱,炎帝从见欺。
赤云热如火,反甚盛夏时。
阴阳互击薄,变动不可期。
飓风欻卷地,急雨如崩犁(四库本作梨)。
屋瓦逗飞鸟,云楠棼乱丝。
暗恐江汉覆,又疑山岳隳。
百川肆横流,倏忽漱城陲。
居民类烧蚁,惶恐不自持。
为鱼在顷刻,呼叫声何悲。
我公初不动,徐问其所为。
以谓吾在是,水其为民疵。
驾言径往视,朝服来登陴。
狂澜吼而至,公亦为兴咨。
端物叩头立,逡巡以致辞。
公辞殆未毕,水还疾如驰。
回首望黑云,忽然(四库本作焉)见明曦。
雨师不得逞,风伯无所施。
少皞独行令,昊天青四垂。
吁哉是可骇,神速至于斯。
苍苍其天乎,所听信已卑。
公言我不闻,岂谓天闻其。
古人称至信,水火蹈不疑。
天人虽限绝,吻合无由私。
宋景出言三,荧惑为之移。
今公不待再,水灾迄免罹。
惟公古君子,诚信本天资。
行藏即造化,神速固其宜。
嗟我海邦民,此患常羁縻。
往岁雨暴作,水行适及榱。
城坏而入水,黎民无孑遗。
官府一朝废,所亡盖不赀。
朝廷痛民害,大为筑城池。
中间水屡溢,几乎与城夷。
城坚水无隙,民处不复危。
今则城已敝,阙落空残壝。
如闻去岁冬,我公闻上司。
此实民之急,请从官缮裨。
上司靳⑴省费,移牒犹难之。
民心日懔懔,见雨常颦眉。
但恐水不至,水至决不支。
前日果见此,必知其知随。
又安知我公,有道众莫窥。
救汝于沟壑,夺汝于蛟螭。
举眼看三光,措身于两仪。
公德大如许,汝知乎不知。
恶呼汝至愚,岂能事远思。
此城苟未修,此患终未离。
明年公且去,水来将赖谁。
愿公尚怜汝,再请而勿辞。
城修有二利,官帑皆在兹。
蓐收气力弱,炎帝从见欺。
赤云热如火,反甚盛夏时。
阴阳互击薄,变动不可期。
飓风欻卷地,急雨如崩犁(四库本作梨)。
屋瓦逗飞鸟,云楠棼乱丝。
暗恐江汉覆,又疑山岳隳。
百川肆横流,倏忽漱城陲。
居民类烧蚁,惶恐不自持。
为鱼在顷刻,呼叫声何悲。
我公初不动,徐问其所为。
以谓吾在是,水其为民疵。
驾言径往视,朝服来登陴。
狂澜吼而至,公亦为兴咨。
端物叩头立,逡巡以致辞。
公辞殆未毕,水还疾如驰。
回首望黑云,忽然(四库本作焉)见明曦。
雨师不得逞,风伯无所施。
少皞独行令,昊天青四垂。
吁哉是可骇,神速至于斯。
苍苍其天乎,所听信已卑。
公言我不闻,岂谓天闻其。
古人称至信,水火蹈不疑。
天人虽限绝,吻合无由私。
宋景出言三,荧惑为之移。
今公不待再,水灾迄免罹。
惟公古君子,诚信本天资。
行藏即造化,神速固其宜。
嗟我海邦民,此患常羁縻。
往岁雨暴作,水行适及榱。
城坏而入水,黎民无孑遗。
官府一朝废,所亡盖不赀。
朝廷痛民害,大为筑城池。
中间水屡溢,几乎与城夷。
城坚水无隙,民处不复危。
今则城已敝,阙落空残壝。
如闻去岁冬,我公闻上司。
此实民之急,请从官缮裨。
上司靳⑴省费,移牒犹难之。
民心日懔懔,见雨常颦眉。
但恐水不至,水至决不支。
前日果见此,必知其知随。
又安知我公,有道众莫窥。
救汝于沟壑,夺汝于蛟螭。
举眼看三光,措身于两仪。
公德大如许,汝知乎不知。
恶呼汝至愚,岂能事远思。
此城苟未修,此患终未离。
明年公且去,水来将赖谁。
愿公尚怜汝,再请而勿辞。
城修有二利,官帑皆在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救灾故事,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第一部分:灾难现场直播 开头说立秋后反常地热得像盛夏,突然刮飓风下暴雨,写得像灾难片——瓦片乱飞、房屋摇晃,洪水瞬间淹到城墙边。老百姓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就要被淹死,哭喊声一片。
第二部分:神奇太守救灾 李太守淡定登场,穿着官服上城墙祷告。最神奇的是,他刚说完话,洪水立刻退去,乌云散开出太阳,就像按了暂停键。诗人用"宋景三言退火星"的典故(古人认为诚心能感动天地),夸太守的诚信连老天都秒回应。
第三部分:血泪教训 笔锋一转说往年惨状:以前城墙塌了,百姓全淹死,官府瘫痪,损失惨重。后来修好城墙,洪水就冲不进来。但现在城墙又破了,官员却抠门不肯修,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怕下雨。
第四部分:灵魂拷问 诗人急得直骂:你们这些糊涂百姓!太守今年救了你们,明年他调走了怎么办?现在不修城墙,下次洪水谁来挡?最后算经济账:修城既能保人命,又能省救灾经费,简直双赢。
诗的精髓: 1. 用"暴雨→救灾→反思"三幕剧结构,比纪录片还真实 2. 把太守神话成"人形许愿池",突出好官的重要性 3. 最后骂醒百姓和官员,堪比古代版《焦点访谈》 4. 全程押韵像快板,紧张处像暴雨噼里啪啦砸下来
这诗最厉害的是:既记录了抗洪奇迹,又变成一篇犀利的社论,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诗人急得跳脚的样子。